https://wflsmj.oss-cn-hangzhou.aliyuncs.com/upload/site/2024-12-18/07ca5202412181757144351.png
内页
德育工作
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育教学 > 德育工作
筑牢“安全堤”!这些防溺水知识务必教给家长和孩子|暑期讲安全 · 预防溺水
作者:太平洋中学 发布于:2024-07-23 浏览次数:36

图片

暑假的号角已经吹响,孩子们最期待的夏日撒欢时段再次上线。然而,随着这份欢乐而来的,还有不容忽视的意外与危险。师生家长必须将安全教育落在实处,孩子们才能在暑期玩得畅快、笑得灿烂。

 

让我们一同走进预防溺水专题,认真学习预防溺水的相关知识,共同守护孩子们的暑期安全——

暑假来临,

天气渐渐炎热,

无论是游泳还是其他水上娱乐活动,

都要牢记安全第一

@各位师生家长,

这些预防溺水知识务必教给孩子!

↓↓↓

01|牢记六不

不私自下水游泳;

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

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

不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

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

不盲目施救。

02|掌握两会

1.发现险情,会相互提醒、劝阻并报告

2.会基本的自护、自救方法

 

在水中可以采取的自救方法

 

首先不要害怕沉入水中,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屏住呼吸,放松全身,去除身上的重物,同时要睁开眼睛,观察周围情况。如果身体沉入水中,就让它沉,因水有浮力,沉到一定程度,没有负重的人体就会停止下沉并自然向上浮起。


一旦身体停止下沉并上浮时,落水者应立即采取如下动作:双臂掌心向下,从身体两边像鸟飞一样顺势向下划水。


当身体上浮时应冷静地采取头向后仰,面向上方的姿势,争取先将口鼻露出水面,一经露面,立即进行呼吸,同时大声呼救。

 

发生呛水时要保持冷静,应时刻知道自己的口鼻是否在水平面之上,以避免在呛咳时再次吸入水。

03|家长四知道

家长监护到位,是预防孩子溺水的最佳武器!


监护孩子要做到四知道

 

知道孩子去哪里

知道孩子做什么

知道孩子和谁去

知道孩子何时回来


带孩子去正规游泳馆游泳

 

孩子若要游泳,应在家长带领下,去正规的游泳馆游泳。孩子游泳时,家长要全程照看。

 

与家中长辈做好沟通

 

孩子由家中老人看护的,要和老人做好沟通,保持联系畅通,有事及时打电话,掌握好孩子的动向。

04|溺水施救方法

迅速救上岸: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,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,使其面部露出水面,然后将其拖上岸。


清除口鼻堵塞物:让溺水者头朝下,撬开其牙齿,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。


倒出呼吸道内积水:救人者半跪,顶住溺水者的腹部,让溺水者头朝下,拍背。

 

人工呼吸: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,迅速进行人工呼吸,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。


吸氧:现场有医疗条件的,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。条件不足的,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。


脱下外套: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,要尽早脱下,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,产生低温伤害。

05|关于溺水的谣言和真相

谣言

溺水后都会瞎扑腾并大声呼救

 

真相是——

真正的溺水是快速而无声的。溺水时,溺水者的手臂忙着划水,很难伸出水面;鼻子、嘴巴时浮时沉,想呼救也很难发出声音。

如果发现孩子在水中:身体半直立,头顶露在水面上,面部浸在水面下;不伸手呼叫,但也无挣扎。请务必提高警惕!


谣言

会游泳、水性好就不会溺水

 

真相是——

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的事故发生,在溺亡者中也有会游泳、水性好的人。切勿以为会游泳就很安全。


谣言

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

 

真相是——

倒挂控出的水大部分是食道和胃中的水,而对于溺水者来说,最致命的是吸入肺部的水。

倒挂控水法不仅无法排出肺内的水,还可能把胃里的食物弄进气管,进一步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风险。尤其是对于心脏骤停的溺水者而言,倒挂控水还会造成心肺复苏延误,增加死亡率。


谣言

有游泳圈就不会溺水

 

真相是——

充气式塑料游泳圈并不是专业的漂浮装备!

当水流发生变化、未抓住游泳圈或者充气游泳圈漏气时,很可能酿成溺水事故。


谣言

只要获救,溺水者就安全了

 

真相是——

当溺水者吸入过多的水就会引起呼吸并发症,进而引发继发性溺水或干溺水。此时,哪怕溺水者已经获救上岸,如果不及时跟进治疗,液体积聚仍会导致呼吸窘迫、脑损伤(脑缺氧)甚至心脏骤停。


谣言

只要水面平静下水就不会有危险

 

真相是——

实际上,水底情况很复杂!特别是水库、池塘、河流等野外水域,暗流、暗礁、水草、沟壑等,每一项都可能对人造成生命危险。


谣言

只要会游泳就能下水救人

 

真相是——

溺水者出于求生的本能可能会死死抓住任何东西。因缺乏救援经验,热心群众贸然下水救援反被拖入水中的惨剧时有发生。

非受过专业训练或者经验丰富者,切忌下水救人,应尽量使用长杆、漂浮物等工具实施救援。


谣言

手拉手就能救起溺水者

 

真相是——

结成人链后,一旦有人因体力不支而打破平衡,就会让多人落水,导致群死事件。尤其是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,切勿盲目施救。


谣言

溺水只发生在野外

 

真相是——

只要有水的地方,就有可能发生溺水。游泳池、家里的浴缸和水池等,都是孩子溺水的隐形杀手。未成年人在水边玩耍时,应时刻处于大人的视线范围之内。



【顺道校区】
咨询热线:13277941065
通讯地址:硚口区顺道街64号(64中顺道校区旁)
【经开校区】
咨询热线:13986076337
通讯地址: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(沌口)东风大道528号(东风大道瑜枫树三路交汇处)
技术支持:一网科技 鄂ICP备2024086263号-1